≡
  • 首页
  • 研究方向
  • 研究队伍
  • 向超宇研究员
  • 章婷研究员
  • 研究成果
  • 招生招聘
  • 课题组活动
管理登录| 宁波材料所| English
  • 首页
  • 研究方向
  • 研究队伍
  • 向超宇研究员
  • 章婷研究员
  • 研究成果
  • 招生招聘
  • 课题组活动

华北电力大学冯钰贻副教授作客“光电卓见”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为推进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学术创新,提升实验室科研人员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实验室正在开展“光电卓见”系列学术交流。

        2025年6月23日,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有幸邀请到了华北电力大学冯钰贻副教授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园区开展了题为:“大面积手性钙钛矿超材料的光场调控及光伏应用新路径”的学术报告会,该报告会由章婷研究员主持,光电实验室线上线下有近30名师生参加。

        冯钰贻教授于2016年获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访问研究生,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目前在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工作,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她在报告中介绍道:手性钙钛矿凭借其手性结构优势,结合钙钛矿体系本征优异的光电性能及自旋调控特性,近年来在新型光电器件开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圆偏振光探测器、量子加密技术、超高精度成像系统和拓扑自旋器件等领域呈现出革命性的应用前景。

        首先,鉴于当前手性材料在可见光频段展现出的手性光学响应较弱且难以实现大面积制备的挑战,报告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巧妙融合了电化学沉积与倾斜蒸镀技术,成功实现了“错位交叠翼状”结构钙钛矿三维手性超材料的大面积、高效制备,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产生高圆二色性响应的物理机制。这项成果不仅显著提升了手性材料的手性光学响应,更为推动手性超材料在高灵敏度手性分子检测、高分辨成像等领域的实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报告分享了手性钙钛矿在可控合成策略、手性诱导传递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超材料铁电畴壁”和“多手性起源钙钛矿”等策略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的系统思考,为突破现有光伏转换效率理论极限开辟新的研究路径。

        通过冯教授的分享,实验室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激烈的交流和分享中为期一上午的报告分享结束了,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日期:2025-06-23,   访问次数: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2007- 2025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Email: zangziwei@nimte.ac.cn